四川日报:四川开展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 从小切口破题 往纵深处发力

发布日期:2022-03-23    浏览次数:

3月21日上午,尽管屋外春寒料峭,但广安市广安区委组织部会议室却格外热闹。“今天主要是研究推进片区党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微改革’。”会议刚一开始,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牟云莲说道,“开展‘微改革’,找到了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往深处做的有效抓手!”

去年4月,为破除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我省在15个县以下单位开展了首轮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基层有感、终端见效的经验和成果。在第一轮“微改革”激发之下,今年我省多地主动作为,谋划实施新的改革项目,掀起新一轮“微改革”热潮。

为何开展“微改革”?如何实施“微改革”?首轮试点成效怎样?带着疑问,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

为何开展“微改革”?在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方面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改革已基本完成,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改革落地见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必答题!”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选择怎样的路径推进改革?“‘微改革’之‘微’,在于精确聚焦、精准发力。”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说道。“微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探索,以小切口式的精准改革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终端见效、落地落实。

对此,广元市利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程琳深有同感。程琳说道,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对于表现平庸、业绩乏善可陈的“磨洋工”干部,在操作层面还缺乏可量化、可执行的依据,如何让“庸者下”,成为困扰组织部门的难题。

从微观着手,去年,利州区委组织部自发探索建立了干部实绩和负面信息统计系统,并对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整体情况进行清晰画像,此举让“磨洋工”的干部无所遁形。

“‘微改革’就像一场‘小手术’,可解剖难题、精准施策,同时减轻改革带来的‘震动’。”程琳说。

如何实施“微改革”?围绕中心做好“结合”文章

“今年我们要继续按照‘三张清单’的要求开展工作,要知道自己的工作边界,否则就是‘权力的任性’。”3月21日,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党委召开工作会议,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在场的村(社区)干部们敲响警钟。

农村“两项改革”后,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大幅提升,但权力集中容易滋生“一言堂”。作为全省确定的“微改革”项目之一,去年乐山市市中区探索健全“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权力运行监管机制,立足基层实践实际破解“一肩挑”后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找结合、求突破,是“微改革”工作秉持的重要原则。首轮“微改革”工作采取县级申报、市级初评、省级审定的方式,最终确定的15个事项均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涉及乡村振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创新驱动发展等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改革切口更精准、靶心更聚焦。

为推动“微改革”顺利实施,每个责任单位都明确相应市(州)党委组织部作为联系单位,省委组织部建立基层调研联系点制度,加强政策把关和工作指导,确保改革方向正确、平稳推进。

在首轮“微改革”中,绵阳市三台县实施了村常职干部任期目标管理机制“微改革”项目。回顾改革历程,三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英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出台了很多‘硬杠杠’,实际上捆住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后来,省、市组织部门现场指导指出了问题,我们突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这个重点,建立了既管住不作为乱作为,更激励敢担当善作为的机制。”

实际效果怎样?改革在基层见效、让群众有感

初春的凉山阳光正艳,中午时分,在凉山州昭觉县城北镇沐恩邸社区,易地扶贫搬迁而来的老乡们喜欢走出家门,聚在一起一边享受阳光,一边聊着社区正在推进的“民生大事”。

沐恩邸社区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受文化习俗等影响,居民之间大多缺乏交流,社区治理一度举步维艰。

去年4月,以实施“微改革”为契机,昭觉县在沐恩邸社区打破传统的基层治理架构,建起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党工委为统领的社区治理体系,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走心务实的民生举措迅速打破居民隔阂、密切了党群关系。

以“微改革”为切口和牵引,在四川,像沐恩邸社区这样走出治理和发展困境的案例还有不少——

为破解基层治理队伍“多头并存、职能单一、重复浪费”问题,成都市青白江区健全镇(街道)“一支队伍抓治理”机制,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为打破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瓶颈,广安市邻水县探索“带编入企 双向进入”引才机制,为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开辟了新通道;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阿坝州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雪山草地分院建起“沉浸式”教育机制……

“‘微改革’切口小、周期短、易操作,有利于激发基层干部热情和干劲。”省社科院研究员廖祖君说道。全省统筹部署实施“微改革”以来,德阳、眉山等11个市(州)相继自主谋划实施“微改革”项目,“微改革”已成为深化改革实践的新抓手。

“‘微改革’起源在基层、落地在基层、有感在基层。”参与首轮“微改革”的单位纷纷表示,“要以‘微改革’激发基层活力,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走深走实,更好地把党的建设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选自《四川日报》,2022年3月23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