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 040212TK)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对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四川文旅强省、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成都国际赛事名城建设,依托学校“大旅游”学科专业优势,瞄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人才需求,立足四川、辐射西南,打造西部领军、全国一流的体育旅游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创新创业素质,系统掌握体育旅游基本理论、体育旅游核心项目基本技能及方法,具备体育旅游项目策划、体育旅游目的地运营管理、户外运动技能指导与服务等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在体育与旅游相关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社团组织、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赛事运营管理公司等从事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体育旅游赛事策划与组织、体育旅游目的地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项目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 5 年左右能够达到: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积极投身体育旅游相关行业、产业社会服务。
(2)深刻领悟体育与旅游学科原理,综合应用体育学、管理学等知识,开展部门经营、管理活动,成为部门管理骨干。
(3)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素养,熟悉国家政策,洞察国内外休闲体育发展趋势,能够较好的镜鉴和研发体育旅游产品,策划、组织体育旅游活动,成为企业产品设计师。
(4)熟练应用山地户外运动运动技能知识,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完全胜任山地户外运动技能指导与服务,成为技术骨干。
二、毕业要求
(一)思想与文化素养要求
明确使命担当,自觉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专业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体育旅游产品策划与开发基本原理及方法,灵活掌握休闲运动主题公园、户外运动目的地的规划、运营、管理专项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能力要求
1、基本能力
1) 创新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基本掌握创新创业方法,能够开展基础性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产品策划和体育旅游目的地运营管理。
2) 沟通表达: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尤其能够运用体育旅游专业知识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
3) 团队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共处、协作共事,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4) 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体育旅游发展前沿和研究动态,具有将国外先进的体育旅游发展经验和体育旅游管理理念进行镜鉴转化的意识。
5) 学习发展:具备应用现代学习工具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2、专业核心能力
1) 能够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技能指导与服务。
2) 擅长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体育旅游赛事策划与组织。
3) 具备体育旅游目的地运营管理的能力。
三、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要求
基本学制为 4 年。最短修业年限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在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规定课程,获得的总学分不低于170 学分,且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测试,方可准予毕业。
达到毕业要求,且符合《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授予教育
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一)专业基础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旅游学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心理学等。
(二)专业必修课
体育旅游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传媒、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体育赛事活动策划、体育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
(三)专业限选课
体育新媒体运营、视频拍摄与剪辑、路亚、潜水、野外生存、浆板与皮划艇、滑雪、时尚休闲运动项目鉴赏等课程。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课内主要实践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应用型,多数课程均安排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专业集中实践环节
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见习、综合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专业见习主要开展学生专业实践,鼓励学生组织、策划各类专业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国际交流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2项及以上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具备山地户外、滑雪等高危体育旅游项目职业资质,尽可能获取导游证的资质。综合实训由学院统一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完成从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流程的企业顶岗工作,并撰写实训总结。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学生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文选题的来源,选题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毕业实习严格按照要求,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使所有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有可靠的保障。
六、课外创新实践实施方案
第二课堂“课外创新与社会实践”6 个学分,不纳入教学计划内学分核算,但要作为学生的毕业条件,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认定方式获取。内容包括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注:具体学分认定办法参照《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