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务处文件
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2017〕36号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的通知》
的通知
校属各部门:
现将《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组织相关老师积极参加。
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的通知
教务处
2017年9月7日
附件:
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一届
移动教学大赛的通知
各高校:
“互联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
大赛目的
1、引导教师重视并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移动教学大赛为抓手,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完善信息化教学及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2、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手机激活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增强教学效果,使教育者精心于教育,让受教者精心于学习。
3、探索高校移动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移动教学的激励机制,营造移动教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4、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移动教学课堂案例,供更多的院校和一线教师借鉴与参考,助力中国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
二、组织形式
主办方:超星集团
三、参赛要求
1、允许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参赛,以教学团队名义参赛的,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人为第一完成人。
2、每位参赛教师(团队)可报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允许建立多个班级,评比时将以得分最高的1个班级作为评比对象,即每位教师(团队)有且仅有1门课程的1个班级参与评比。
3、比赛周期为完整的一学期(2017年9月1日- 2018年1月31日),即参赛教师在教务处系统规定的课程开课至结课的完整周期,期间不允许更换课程。
4、以学习通为主要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充分利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合理选用数字资源和控件活动,创设学习情境,实施课堂教学,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方面有所创新,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实现学习通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期间可适当配合使用其他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教学设备。
四、参赛约定
为保证大赛有序进行,大赛组委会针对所有参赛者制定如下约定:
1、参赛及获奖资格
参赛者在参赛过程中如若存在违反约定的行为或其他欺诈、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或获奖资格。
2、内容要求
参赛者在使用学习通进行教学过程中不允许包含下列任何一项的内容:
1)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 9) 含有虚假、有害、胁迫、侵害他人隐私、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或其它道德上令人反感的内容; 10) 含有中国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以及任何具有法律效力之规范所限制或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五、比赛流程
(一)比赛报名
1、参赛教师需下载安装“学习通”,使用真实信息(手机号、姓名)注册账号,登录后请点击左上角图标在“账号管理-描述”中完善省份学校信息,填写格式为:省份/学校类别/学校名,例:浙江省/本科/浙江大学,并完善邮箱信息,以方便后续沟通。(注:上述信息均为必填项,请各位参赛教师务必填写完整,否则影响后续评分颁奖等环节,已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开通账号的老师可选择“单位账号”直接登录。)
(扫码下载学习通)
2、登录后在学习通首页输入邀请码(scydjxds)进入 “四川省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页面,并加入“交流讨论”小组,加入该小组后则成功参赛。
(使用学习通扫码加入“交流讨论”小组)
(二)教师培训
为使参赛教师更加便捷地使用学习通,同时促进广大教师的沟通交流,在报名后引入培训交流环节。
1、线上培训
9月1日- 9月30日期间每周二中午,大赛组委会将于学习通大赛首页的“培训提升”栏目中进行直播培训,向参赛教师介绍学习通使用技巧。
2、线下培训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具体情况组织线下培训。
(三)名师分享
根据参赛教师每周学习通的排名情况,组委会将筛选部分优秀教师,邀请其以直播、文字、视频等形式分享经验技巧,并在学习通大赛首页进行分享。
(四)过程监控
大赛组委会将于在大赛期间实施过程监控,并开展一系列活动。
1、数据排名
自课程开课之日起,大赛组委会每周六提取参赛教师的课程后台原始数据,考核教师每周对学习通资源以及各控件的使用情况。根据统计计算的分数进行排名,并评选出5名明星教师。名单将于下周周一在学习通大赛首页上公布,数据评价体系见附件1。
2、
明星教师将获得200元学习通红包,奖项与奖品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五)考核评选
对参赛教师一学期的整体学习通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评审。考核将采取数据评比与专家评审的方式结合进行。
1、数据评比:
(1)大赛组委会将于2018年1月20日提取参赛教师的课程后台原始数据,对其一学期的学习通教学数据进行评比,评审标准参照附件1。
(3)大赛组委会将于2018年1月23日于学习通大赛首页上公布入围专家评审的教师名单。
2、专家评审:
(1)验证身份。入围专家评审的参赛教师需于2018年1月30日前验证本人身份。
(2)提交笔记。参赛教师于2018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8日期间,在所属学习通小组提交笔记。笔记标题命名格式为:【学习通教学大赛】学校类别+参赛教师名+课程名,例:【学习通教学大赛】本科+张三+高等数学。
(3)提供课程邀请码。入围此环节的参赛教师需提供本课程邀请码以便评委入班体验,评审更看重教学过程。
(4)评分。届时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参赛教师的笔记进行线上评审打分,笔记指标评价体系见附件2。
(5)颁奖。获奖教师将颁发证书。
注:此次评选出的获一等奖的教师将于2018年2月5日进行全国评选,并选出“超人教师”。
六、奖项设置
具体奖项设定如下:
奖项 |
数量 |
奖品 |
一等奖 |
1 |
iPhone 7 (32G版)手机一部 |
二等奖 |
3 |
超星智慧笔一套 |
三等奖 |
8 |
移动教学套件一套 |
参与奖 |
30 |
价值200元礼品一份(随机抽取30名)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环球中心E5栋E8楼超星集团成都分公司
邮政编码:610000
联系人:刘纾曼(电话:15882279937)、李欢(电话:15196683969)
电子邮件:、lihuan2015@chaoxing.com
附件1
指标 |
计分方式(以班级学生人数100为例) |
资源建设 |
在课程章节、资料中建设教学资源库,每上传一份资料,则计2分 如上传共30份资料, 则得分为30*2 = 60分。 |
注:资料需具备丰富度,教师必须发布PPT、视频、图书、期刊、文本中任意三种以上的资源形式,否则不计分。 |
|
控件使用 |
每发起任一活动(签到;投票/问卷;抢答;选人;作业/测验;任务;直播;评分;讨论;在线课堂;通知),则计3分 如发起了6次签到,5次选人, 则得分为(6 + 5)*3 =33分 |
注:若参与学生人数小于班级人数的50%,则该活动(除选人活动外)无效不计分。 |
|
活跃度 |
教师发起的控件活动中(除选人活动外),学生的平均参与度 如发起的签到有98人参与,问卷有96人参与,抢答有90人参与, 则平均参与度为(98/100 + 96/100 + 90/100)/ 3 = 94.67%, 得分为94.67%*20 =18.934分。(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 |
总评论数/班级学生人数 如发布的话题中,总评论数为200, 则得分为200/100= 2分。 |
|
注:评论内容不得违背参赛约定中的内容要求,且必须与讨论主题相关,否则不计分。 |
附件2
第一届移动教学大赛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基础分 |
5 |
符合提交要求,整洁大方美观。 |
教学设计 |
25 |
1.对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教学培养要求,学生现行知识与技能等有全面具 体的分析;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合理; 3.教学策略得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4.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5.教案完整、规范,内容科学; |
教学过程 |
35 |
1.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课堂活跃度高,互动流畅、合理; 3.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发挥学习通在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中的作用价值,包括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 的支持,在教学中所采用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的介绍等; 5.及时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与教学内容,针对关键问题提出详细解决方法; 6.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有效; |
教学效果 |
15 |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利用学习通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依托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包括教研论文、教学立项、 数字化教材建设、推广和交流活动、教研团队建设等(可附相关证明材料); |
特色创新 |
10 |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广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较大推广价值与示范性; |
心得体会 |
10 |
1.结合具体使用情境和使用过程,针对超星学习通提出富有价值的建议; 2.回顾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和不足,针对优秀经验与失误做好总结,并 找出今后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措施 |